(上海戰疫錄)上海婦幼系統無縫“接力”為先心病胎兒開啟人生新起點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陳靜 高艷)上海的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產前(監護)-產時(分娩時機/分娩方式確定)-產后(新生兒處置)”——這一在平日里運行毫無障礙的一體化管理流程,在特殊時期卻面臨挑戰。
記者9日獲悉,一個先心病胎兒在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稱:“一婦嬰”)呱呱落地,并“接力”轉入兒童醫學中心成功接受手術治療。
2個月前,來自外省市的孕婦因腹中胎兒被查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來到一婦嬰就診,尋求對宮內胎兒的精準診斷。該院胎兒醫學科主任孫路明團隊很快明確診斷:宮內胎兒患有一種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由胎兒醫學科、新生兒科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專家參與的多學科專家會診評估了該胎兒的預后:只要出生后轉診及時、手術干預到位,就可以有非常好的生存預期。
夫妻二人決定繼續妊娠,在一婦嬰生下寶寶。寶寶出生后積極接受手術治療。在上海留宿已久的孕婦終于即將迎來分娩,卻趕上疫情防控。
在孕婦入院待產前,為了做好無縫銜接,并為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做好預案,孫路明組織了“非常時期”的線上多學科討論,同時,浦東新區婦幼中心主任施君瑤積極幫助協調醫院與120急救中心之間的對接。在“一切為了弱小的生命”信念的支撐下,多學科專家全力以赴,最終形成了一套“精確到分鐘”的分娩轉診方案。
伴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幼小的生命來到了人世。新生兒科團隊立即展開了復蘇評估和生命支持,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寶寶的生命體征維持到平穩的水平。醫生把新生兒推入轉運救護車中,移交到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臟重癥監護中心醫護手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待命的醫護團隊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孩子降生次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專家張海波教授已成功為孩子做了手術。
一婦嬰方面表示,這一場“接力賽”,是疫情之下一道充滿希望的生命之光。一眾醫者對胎兒生命的敬畏珍視、兩家醫院的高度重視、多學科緊密無間的通力合作、婦幼系統對母嬰安全的大力支持,讓這個孩子開啟了人生階段的新起點。